规划编制
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2-11-14 浏览量:

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湖北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跨越,建成了以汽车、钢铁、化工、电力、食品、轻纺、电子信息为支柱和特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产业基础厚实,产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强,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呈现速度较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预计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500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4300亿元的目标。新材料产业在我省也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较为完整的新材料产业生产体系,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十一五”湖北省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和产业布局情况

201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0余家,完成总产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25.52%,实现主营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4.5%;在中部六省暂列首位。我省新材料产业主要为以高性能钢铁、特种合金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以光纤及传感器、半导体微电子、激光晶体、电子陶瓷、LED/LCD/PDP平板显示材料为代表的信息材料;以储氢电极合金、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反应堆核能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以有机氟、有机硅、高性能纤维、特种化工涂料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以生物降解包装物、可再生聚合物(塑料)、再生金属材料为代表的环保材料;以新型药物、生物制品、医学材料、生物材料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以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新型钢制构配件、高性能涂料与优质管材等化学建材、节能环保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等。具体为:

金属新材料:我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冶金材料生产和研究基地,武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武汉钢铁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金属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已成为生产规模逾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七位,国内第三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轧硅钢片、高性能工程结构钢、汽车板材、高速线材、桥梁高强度钢、集装箱用钢和军用钢、造船钢板、石油管线及压力容器用钢和板等,许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新冶钢是中国生产特钢品种和规格最全的特钢企业之一,是拥有规格最全、口径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基地和合金棒材基地,中国大规格锻件的特冶锻材基地,年产特殊钢200万吨,主导产品有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钢、易切削钢、军工钢、中厚壁无缝钢管等重点大类,能生产各种棒材、扁材、盘卷、锻材、锻件、无缝管等多种型材,品种达800多个,产品规格1800多种。大冶有色公司富氧溶池炼铜,东风华泰的汽车铝合金轮毂,田野集团的永磁合金,福星科技的钢帘线,黄石宝钢股份涂镀薄板,十堰益民铜材有限公司的高精度电子铜等都是先进的金属新材料产品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新型玻璃和高中档陶瓷产品发展较快,在汽车摩擦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及玻璃钢制品、石英玻璃系列产品、特种非金属材料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在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高分子防水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已形成相当产业规模。武汉奥捷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材料领军企业之一,已建成年产15万吨系列保温材料生产基地,成为国内目前装备最先进、产能最大的保温材料制造商。湖北三峡新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玻璃制品生产企业。湖北枣阳飞龙摩擦材料公司是我国三大汽车材料生产企业。襄樊杰绑玻纤公司[微软用户1] 是我国重要的玻璃纤维生产和研发基地。光导纤维和石英玻璃系列产品,我省已形成以生产光纤光缆为主的全国重要的光导纤维生产基地。荆州石英玻璃公司正在开发高纯度的石英管、石英棒、球化硅微粉等石英玻璃系列产品。另外,我省在石膏、石墨和装饰石材等产品开发上已有所成就。湖北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在荆门建成2000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材生产线。宜昌恒达石墨公司利用当地的石墨资源开发生产绝缘石墨纸、石墨固体润滑剂、石墨电池、石墨密封材料等产品,是我国重要的石墨产品出口基地等。

化工新材料:以有机硅、有机氟、高性能光纤填充料、高性能纤维、特种化工涂料及新型农药、涂料、染料及中间体和其他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是我省石化行业的重点。武大有机硅、湖北新监天、应城德邦等是全国重要的有机硅生产企业,技术处于全国领导水平。湖北鼎龙公司是全球生产电荷调节剂和专用着色剂的三大化学品新材料供应商之一,也是该领域国家标准主起草单位,产品外销全球。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化肥催化剂、气体净化剂、光通信化学材料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产品有新型显示配套材料、电子化学品及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材料、光通讯化学材料等,在显示器件关键封装材料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材料、液晶间隔材料、显色微胶囊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湖北回天胶业是中国胶粘剂行业的知名企业,专业从事胶粘剂和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开发有高性能有机硅胶、丙烯酸酯胶、厌氧胶、环氧树脂胶、聚氨酯胶等五大类、四十多个系列、三百多种高端工程胶粘剂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和维修、工业机械、电子电器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电力系统脱硫防腐、动车组高速车箱组装、高铁铺设等新兴行业和领域。湖北沙隆达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农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龙头企业。武汉怡兴化工、武汉力诺双虎和襄樊天鹅涂料公司是特种涂料生产的重点企业。湖北楚源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企业,其生产产品品种和生产能力均居国内前列。湖北兴发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精细磷酸盐重点企业等。

光电子信息材料:我省电子信息材料主要有电子元件材料、真空电子器件材料、半导体材料和信息化学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鄂州、荆门和仙桃等地。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光纤预制棒年生产能力为700吨,光纤年生产能力为1500万公里,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光纤和光缆产品产销量已连续18年位居国内第一,近五年稳居世界前三,2007年被授于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2010年初获批“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帅尔光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批量生产各种规格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年生产能力为500吨,公司研发生产的七大系列球形硅微粉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日用化工、光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高纯硅材料、高纯有机硅单体、纳米气相白碳黑、单晶及多晶硅片的生产及销售,是我省首家从事太阳能硅材料生产的企业,公司的多晶硅形成了年产5000吨高纯硅材料、450兆瓦硅片的产业规模,部分产品达到电子级质量水平,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可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企业,公司实现了所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国内最完整的高纯多晶硅全闭路循环生产系统。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个完全循环经济企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采用再生钴镍资源直接生产超细钴镍粉体的企业,公司采用二次资源通过循环技术生产高技术材料,形成采用废旧电池等二次废弃资源生产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多种产品系列,在再生钴镍资源的循环利用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超细钴粉和镍粉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厂商第二位,公司年处理废弃钴镍废物量达10000吨以上,包括电池废物、废旧电池、电子废物、冶炼废渣等各类废弃钴镍资源,形成2000吨超细钴镍粉末、镍合金等高技术产品的循环再造能力,是中国唯一以废旧电池及电池废物为原料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末的规模化企业。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新材料领域内系列高性能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光电子粉体材料和钛电子基础原材料,如二氧化钛、钛酸钡、碳酸钡、四氯化钛等,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钛电子材料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四氯化钛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光学玻璃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年产6800吨光学玻璃产品的生产能力,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光学玻璃、光学玻璃一次和二次型件、激光玻璃、红外材料、微晶玻璃基板以及光电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收集、传输和存储等光机电产品上的各种光学材料,产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左右,还能提供各种规格的块料、棒料、一次成型及二次成型件。公司的特种光学玻璃填补了国家6项高科技领域的空白等。

新能源材料:主要产品有硅基太阳能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新型制氢材料、高能储氢材料等。重点企业有武汉银泰科技、武汉日新科技、武汉珈伟科技、武汉比克电池、武汉理工新能源等。武汉银泰科技集团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材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新型燃料电池产业化。

生物医用材料:主要产品有人工合成牛黄、基因工程药物、药物控释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芯片、人体软硬组织、仿生材料等。重点企业有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健民大鹏药业、中科院病毒所、武汉春天生物、华丽环保公司等。

复合材料:武汉理工大学拥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先进的新材料研制手段,在某些金属基材料如超细WC粉末材料、金属基陶瓷涂层复合结构系列产品研究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果。宜昌404厂的网状钢管架塑料复合管材开发基地正在建设。

轻工业新材料:主要是以包装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管板材为主的高分子合成新材料和造纸行业的轻型印刷纸。包装材料形成了以生产功能薄膜为主的湖北富思特集团、黄冈中基材料公司和仙桃慧狮塑业公司等,生产能力约10万吨。土工合成材料形成了以生产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膜为主的湖北凯乐集团、湖北金龙非织造布公司、湖北力特塑料公司等,生产能力约5万吨。新型管板材形成了以生产各种塑钢型材、铝塑装饰板、门窗、管材管件为主的湖北凯乐集团、湖北顾地塑胶公司、沙市恒丰塑料公司、黄石华亿塑胶公司等,生产能力约5万吨。近年来我省几家造纸企业开发出以100%木材纤维精制生产的具有纸质松厚、不透明度高,表面细腻无光泽等特点的轻型印刷纸。我省化纤工业起步晚,在发展常规纤维的同时,也在功能纤维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异型、异截面料纤维、高收缩、异收缩纤维、易燃纤维、香味纤维、中空纤维、细旦纤维、甲壳素纤维研究、碳纤维原丝研究、新溶剂粘胶纤维研究等。

湖北省在新材料产品和新材料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一批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聚集带逐步形成。主要有:以武汉钢铁公司、冶钢、鄂钢、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为重点的武汉至鄂东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华新水泥、宜昌葛洲坝水泥、当阳玻璃、公安凯乐公司等为重点的沿江新型建材产业带;以武汉邮科院、武汉长飞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器件、武汉大学的光电材料为重点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材料基地;以湖北沙隆达公司为重点的农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以湖北楚源集团公司为重点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以湖北兴发集团公司为重点的磷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二、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新材料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为:

1、新材料产业规模不大,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差,生产基地特色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2、我省新材料产业虽在金属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等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新型陶瓷材料、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兴新材料领域,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发展规模还很小。

3、新材料产业外向度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我省新材料产业不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现有产品生产不够,产品出口能力不强。

4、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转化难,许多科研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以致我省的科研人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新材料产业的生产与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往往出现重复和脱节现象,没有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制约了新材料的快速发展。

三、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我省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态环保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加快信息、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急需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材料研发、加工和制造完整产业链;努力将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研究发展信息产业废弃材料和城市垃圾、污水、淤泥等回收利用的新材料。2015年我省新材料产业的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8%,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具体为:

(一)新型金属材料

新型金属材料行业中,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发展精品钢材,延伸钢铁材料深加工产业链,加快下游延伸产品的深度开发,引进关键配套技术及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开发新一代硅钢生产技术、合金成分优化设计技术、高洁净度冶炼及成分偏析控制技术和金属材料的循环再生技术等,增加电工钢、汽车面板用钢、船舶、能源、机械等高性能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种等。开发应用于涂料、催化、焊接、表面喷漆等领域的金属粉体材料。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建成一批重点企业及产业基地。武钢建成具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的现代钢铁企业和我国硅钢片、汽车板材的主要生产基地,新冶钢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特种钢企业集团,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重点的以高精钢丝绳线为主的金属制品生产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建成生产电解铜、高质量的铜线杆、铜管、铜板带等产品的现代化大型联合企业等。其他一批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将发挥各自特点建成具有产品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各具特色的新材料生产重点企业。

(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我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重点是玻璃深加工产品、高档陶瓷及特种陶瓷产品、非金属矿材及其他新型非金属新材料产品。一是继续发展高档浮法玻璃,大力搞好玻璃深加工,发展中高挡[微软用户2] 光伏超白玻璃、液晶显示玻璃基片、节能玻璃、建筑玻璃、中空玻璃、自洁净玻璃、钢化玻璃、装饰玻璃、汽车玻璃等高附加值的玻璃产品。二是积极发展高中档陶瓷产品和特种陶瓷产品,重点发展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大规格、全玻化的高中档建筑陶瓷、高压绝缘陶瓷产品等,建设陶瓷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用于机械、电子等领域的功能型特种陶瓷产品。三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搞好石膏、石墨及装饰石材等非金属矿产品的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建设几个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产品生产基地。适时开发滑石、膨润土、硅灰石等资源,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物纳米材料。四是加快发展汽车摩擦材料、玻璃纤维及玻璃钢制品、石英玻璃系列产品。实现产品系列化、规模化和经营集约化。五是开发冶金渣再生水泥、城市垃圾再生水泥、保温隔热材料等。

(三)新型化工高分子材料

新型化工高分子材料重点开发高效催化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和纤维、功能高分子合成材料,重点研制高效分离技术和节能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工程塑料及合金、聚烯烃及改性材料、合成纤维。化工新材料发展的重点是新型农药、涂料、染料及中间体、有机氟有机硅材料和其他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一是要搞好现有武汉石化、荆门石化聚丙烯产品和武汉葛化、湖北宜化等企业的聚氯乙烯产品的发展与壮大。二是利用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原料及其他化工原料大力发展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改性产品。三是搞好塑料树脂的深加工,积极开发家庭日用品、家用电器零部件、机械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石油及化工管道储槽、电力工业电线电缆料、食品医药用品等产品。四是加快我省纺织化纤原料的建设,发展聚酯及涤纶纤维、新型土工合成材料、汽车纺织品、新型蓬盖材料、生物卫生医用纺织品等产品,建设形成以宜昌荆州为主的纺织化纤原料和以仙桃为主的无纺布生产基地。五是涂料行业积极开发低污染、低能耗、水性化、高固含量、粉末化涂料新产品,大力推进高装饰性、高耐候性、高功能性及低污染的“三高一低”涂料品种开发应用,六是染料行业继续扩大染料和染料中间体产品生产能力,开发新的染料中间品种,增加毛用染料、丝绸染料、皮革染料等高新品种,继续增加染料中间体生产品种和扩大其生产能力,活性染料产品由单一的红、黄、黑向全色谱调整,把单色产品与复拼增效产品相结合,由普及性产品向功能性产品转化。七是发挥我省有机硅、有机氟产品开发的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建设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有机硅、有机氟生产基地。

(四)复合新材料

复合新材料的发展重点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等结构复合材料和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它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复合功能材料材料。结合我省情况,我省复合新材料应大力发展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开发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的新型复合材料。突破有市场前景的复合材料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为建筑、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提供优质材料。开发高性能改性环氧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和热塑性基体树脂及制品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加快木塑材料(木粉与塑料树脂经分子层次聚合反应生成新的木质材料)研制与开发。同时要积极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产品。

(五)新能源材料

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要抓住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开发、引进与创新,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化。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关键新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热电材料等)、氢能利用关键新材料(储能材料)和新型高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积极推广高性能隔膜制备、质子交换膜和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等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产品为硅基太阳能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新型制氢材料、高能储氢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等。

(六)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发展重点是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环境治理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材料;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及关键材料,特别是对SO2、NOX、CO、CO2排放量大的行业,重点开发固硫、脱硝、脱CO、脱CO2等的高效吸收、吸附、固化、催化转化等关键材料及技术的综合利用;引进或开发高效、廉价的汽车尾气净化材料;重点行业的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处理剂和无害农药与化肥及无磷生活化学品的开发;加速工业固体废弃物(如高炉渣、钢渣、电厂粉煤灰、矿山尾矿等)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现有成熟技术的推广,提高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和改革垃圾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综合利用的相应政策;以治理白色污染和农用塑料为目标,开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低成本塑料及制品,加快产业化进程;围绕房屋建筑开发各种功能的生态建筑功能材料。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开发新型保温、隔热、廉价的墙体材料和高等级路面材料和其它建筑材料。研究和开发具有抗菌、灭菌、除臭功能的卫生陶瓷及瓷面砖和具有远红外线辐射功能的陶瓷内墙涂料及具有吸附转化大气有害气体功能的外墙陶瓷涂料。开发利用太阳能转换发电、贮热的屋面材料和具有光电转换和光致变色的窗玻璃及其光电转换电池。加强对光致变色外墙材料、热致变色红外辐射内墙装饰材料、人造七色玻化陶瓷地面砖、温致变色窗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及陶瓷等功能装饰材料的研制并使之实用化;对微晶玻璃大理石(花岗岩)地面装饰材料、全套功能卫生陶瓷多彩外墙新涂料要加快产业化的步伐,为美化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装饰材料。

(七)生物高分子材料

振兴生物材料产业,应围绕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推动生物材料技术与传统医药与食品行业的融合,以重大技术突破带动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人工合成牛黄、基因工程药物、药物控释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芯片、人体软硬组织、仿生材料等。

(八)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重点开发纳米金属软糍[微软用户3] 材料、陶瓷纳米材料、纳米光学材料、纳米微波吸收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磁性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等,并逐步将其应用到高效催化剂、半导体新器件、超微传感器,以及机械冶金、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等方面。

四、认真组织一批新材料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

为了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我省必须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并结合我省企业实际,认真组织一批新材料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和新材料领域预研项目实施。其主要关键技术开发和新材料领域预研项目内容如下:

(一)金属新材料。优质钢冶炼技术;连铸连轧热装热送技术;高纯净钢用RH真空精炼成套工艺技术;冶金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技术;功能钢材料制造技术;特种硬质合金钢制造技术;汽车用铝、镁合金生产技术;稀土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生产技术;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精密成形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高精度钢冷轧技术;钢板涂镀层技术;高精度超薄钢板带轧制技术。重点研究项目为:高速铁路用钢研制;汽车、电力、船舶钢材特殊品种的研制(高强度汽车钢板系列、先进汽车齿轮钢系列、变电电站大型钢系列);钢基、铝基、铜基和卷制复合管产品的研制;新型铝镁合金系列产品的研制;高纯净钢技术配套辅材的研制;用于汽车零部件粉末冶金热煅技术及系列产品的研制;新型系列磁性材料研制;特种合金钢产品的开发;新型模具钢开发;大型工程钢材的开发(大型电站、桥梁等工程大型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 轿车关键零部件金属材料的研制;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开发;高精度超薄铜板带的开发。

(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磁性材料及制品生产技术;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生产技术;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产技术;陶瓷、玻璃、光学纤维生产技术;无机电子材料及制品生产技术;环境材料及制品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生产技术。重点研究项目为: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高性能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光折变材料的研制;高速大容量通讯光纤研制;特种光纤的研制;纳米材料及加工技术开发;高性能功能陶瓷材料的开发及元器件的研制;高性能结构陶瓷、高性能耐火材料等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石膏晶须及制品开发;功能玻璃(热反射、电磁屏蔽、抗静电及光、电、热、色转换)研究开发;光学加工磁盘微晶玻璃基板的研究。

(三)高分子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工程塑料改性及合金制备技术;聚烯烃改性技术;新型催化技术;新纤维合成技术;再生纤维、纤维生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先进合成与制备技术;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高分子成膜技术;掺杂技术。重点研究项目为:改性聚丙烯和合金聚丙烯材料的研究;高性能、专用型及合金化聚氨酯塑料的研究;ABS树酯改性研究;清洁工艺绿色合成技术开发研究;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电子化学品的开发研究;新型粮食、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油田化学品的研制;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环保型可降解塑料的开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高度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粘合剂、药物释放送达体系高分子材料);新型环保建筑涂料及防水、防火材料;乳酸系列产品及聚乳酸开发;新型工业助剂的研究开发(烯烃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材料及技术开发;浅色、透明防静电、导电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

(四)复合新材料。金属—非金属纳米复合技术;新颖结构与功能特性复合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辅材及助剂开发技术。重点研究项目为:汽车耐高温复合材料的研究;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研制;铝塑复合材料及制品开发;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研制;新颖结构与功能特性复合材料的研制;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橡胶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特种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无收缩基体树脂的研究;耐高压玻璃钢液化气瓶的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为了加速发展我省新材料的技术开发研究和产业化进程,缩短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的差距,建设湖北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我省保障措施为:

(一)发挥政府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鉴于我省新材料产业门类广、产品品种多,技术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力量分散、条块分割,要使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全省要统筹新材料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统一制订的新材料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协调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拟定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对全省新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宏观指导。

(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扶植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具有难度大、周期短、批量小、成本高的特点,承制单位通常承担着巨大的市场和经济风险。为加快新材料的发展,应该落实好国家并制定我省扶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府应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力度,省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和加强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我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一是要将教育、科研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发挥我省高校现有教学条件,培养一批新材料研究和开发急需的高级人才;二是利用我省高校优势,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程,为我省新材料企业和科研单位在职职工进行多层次培训;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材料方面优秀科技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并能为我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四是鼓励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新材料企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把握世界新材料技术前沿发展动态,全面促进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

(四)认真组织实施好一批新材料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壮大优势企业实力,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产业技术重点发展方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认真落实好各项建设条件,精心组织实施,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在抓好重点项目同时,逐步壮大一批新材料新材料生产优势企业,建设一批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

(五)完善产业体系,发展产业集群。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园为载体,合理引导新材料产业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流动,进一步完善区域功能区划。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创新招商体制机制,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及关联企业的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壮大。设立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龙头企业关键配套技术向外扩散,引导中小企业积极承接配套技术,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效配套与协作、共生共赢的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湖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邮编:43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