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
湖北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2-11-14 浏览量:

纺织工业是湖北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纺织工业承担着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出口创汇、服务“三农”、促进城镇化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任务,在今后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纺织工业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纺织工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正处于继续回升向好赶超进位的重要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转型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湖北纺织工业竞争优势,实现建设纺织强省战略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湖北纺织工业的现状

(一) “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是湖北纺织工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

1、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纱产量169.6万吨,坯布产量46.4亿米,印染布产量4.5亿米,服装产量5.64亿件,比“十五”末分别增长0.82倍、1.08倍、2.69倍、1.70倍,年均递增14%、16%、30%、23%;完成工业总产值1419.4亿元,工业增加值379.3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36倍和2.65倍,年均递增28%和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1.5亿元,利润54.2亿元,出口创汇16.67亿美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32倍、7.60倍和0.56倍,年均递增28%、54%、10%。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排名第七位,比“十五”末前移两位。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淘汰印染落后产能,高档纺织面料的比重有较大提高;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结构比例由“十五”末的80:8:12调整为70:10:20。二产业升级进步明显。全省初步形成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带动棉纺、印染、针织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10年服装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28.6%,比“十五”末提高6.2个百分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无纺布、医疗卫生用品、汽车装饰用纺织品、缝纫线等为主导的产业用纺织品生产链,特别是医疗卫生材料确立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苎麻纺织在全国进一步扩大影响。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仙桃市彭场镇、汉川市马口镇、襄阳市樊城区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中国制线名镇”和“中国织布名镇”。四是产业基地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襄阳市、孝感市棉纺锭分别为230万枚和210万枚,约占全行业的21%和19%;襄阳市、仙桃市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7亿元和227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18.9%和17.3%。

3、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新型纺纱、织造与非织造技术,高新染整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型纺织机械以及信息化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步,多项高新技术在纺织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和“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6个项目获得“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行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累计110余件。大中型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加了近2倍,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增加了近4倍。先进生产技术与时尚创意的结合,增强了纺织服装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争创名牌成为企业自觉行动,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省级名牌产品61个。

4、固定资产投入迅猛增长,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纺织行业固定资产和技改累计投入719亿元,落后产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加速退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技术装备的大规模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紧密纺、嵌入纺等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使纱线品种更加丰富,纱线质量显著提升;无梭织机、新型电子提花装置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纺织面料的品种。棉纺织先进装备比重达到6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清梳联、自动络筒机比重分别为42%、6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和8.6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5.8和13个百分点;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比重达到31.2%、78.1%、74.5%,比“十五”末分别提高6.2个、13.3个、23.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产业配套不完善。化纤常规产品产能不足,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供应短缺;印染发展较滞后;二是产品结构不优。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贴牌加工比重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偏低;三是缺乏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一是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行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1—2%的比重;二是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偏少。

3、产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一是面向行业或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二是市场体系不完善。缺少专业的纱线市场和服装面辅料市场,产品长期依赖沿海市场销售。

二、“十二五”湖北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面临的发展机遇

1、持续扩大的全球消费需求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国际市场将从危机中缓慢复苏,纺织品服装市场继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将更加趋于理性;发达经济体仍是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这将有利于我省纺织行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为纺织工业开创新的消费领域和新的市场提供了机遇。

2、内需增长成为拉动湖北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纺织行业的内销比重稳步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目前,占人口54%的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是城镇居民的18%,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均衣着类消费和家用纺织品需求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15年,人均纤维消费量将达到17.5公斤左右,年均增长约3.7%,衣着类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也将保持在10%以上。同时我国汽车、交通、建筑、能源、水利、农业、卫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增长,随着纺织工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产品创新所引领的绿色、低碳、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

3、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为湖北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以来,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中部地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纺织行业的比重从2005年的16.42%上升到2009年的34.71%,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则从73.97%下降到56.93%。2010年,东部地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7.86%,而中部地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8.6%,其中,湖北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71.45%。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总体趋势已不可逆转,随着东部地区土地、人力资源以及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还会不断加快。湖北在发展纺织工业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成本比较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将有力推动行业更快发展。

(二)面临的严峻挑战

1、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明显增多。一些发达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考虑,千方百计设置障碍阻止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利益,利用中国入世的承诺,对我纺织品出口增长进行限制,这些都将对纺织品扩大出口形成新的挑战。我国纺织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压力,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新启动对出口造成压力。由于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顺差大、平均利润率低,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不高,对于浮动汇率机制短期内难以适应,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较弱。据业内专家预测,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将影响行业净利润4.5%左右,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可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最高是5%,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出口产品承受能力,造成出口受阻转向国内,将对国内市场形成较大冲击,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长期以来,纺织工业增长很大程度是依靠物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投入,发展的内生机制不健全。市场需求不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存,原料供应与价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随着行业快速增长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提出更严格的标准,产业增长的资源约束将逐步加大,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

三、湖北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重要支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手段,抓住对行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新材料应用、新技术开发、产业链延伸、品牌经济推进、市场体系完善等关键环节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三条产业链,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发展特色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协作配套能力,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体系,为建设纺织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注重落后产能的淘汰,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促进总量的扩大。

2、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相结合。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和先进纺织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

3、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积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推动纺织工业向原料产地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集中,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发展,以集聚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优化。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鼓励大型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提高纺织装备智能化、自主化水平。

5、坚持培育龙头企业与推进品牌建设相结合。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有品牌,鼓励优势企业争创省级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6、坚持开拓市场与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市场开拓的手段,提高市场开拓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以建设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产业链的纺织强省为努力方向,经过5年的发展,湖北纺织产业的规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生产经营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品牌建设较大突破,运行质量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具体目标:

1、总量规模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870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量比重为55:15:30;培育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2家,过30亿元企业5家,过10亿元企业50家;过100亿产业集群5个,过50亿产业集群10个,过30亿产业集群15个。

3、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8%;利润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9%;出口创汇达到40亿美元,年均增长19%。

4、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先进技术装备比重达到7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家和30家;新产品产值率提高3个百分点。

5、品牌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培育50家具有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2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品牌;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个。

6、低碳、绿色和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3%,水耗年均降低4%,污水排放量年均降低3%;纺织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12%左右。

 

四、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棉纺织行业

发展方向:以优化工艺技术和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提高纱线、面料档次和质量为突破口,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现行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1)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淘汰落后设备,限制新建1万锭以下的棉纺企业,积极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细络联合机和各类宽幅、特宽幅无梭织机。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棉纺织工业技术进步,逐步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提高劳动生产率。(2)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各种新型纤维多组分混纺纱线、各类专用纱线和适销对路的中高档坯布,满足服装、针棉织品和家纺产品的需求。(3)大力开展节能降耗,重点解决噪声、粉尘以及色织布的废水处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发展目标:打造10家棉纺能力过30万锭骨干企业,总规模超400万锭,占全省的27%;打造10家无梭织机过800台龙头企业,总规模超1万台,占全省的12.5%。力争“十二五”末期无卷化率达到6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90%、精梳纱比重达到50%。平均纱支提高6—8支,无梭布比重达到80%,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二)集约化发展化纤、印染行业

1、化纤行业

发展方向:采用高新技术、先进装备提升传统化纤工艺,提高聚酯涤纶和粘胶纤维生产能力;加快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加强化纤企业清洁化生产,开展废旧聚酯及再生纤维的回收开发利用,提高循环经济水平。

发展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湖北化纤产量达到50万吨,差别化率提高到40%以上,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2、染整行业

发展方向: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进行印染装备升级,积极开发抗皱防缩、防霉、抗静电、阻燃、仿真、多种纤维复合染整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高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逐步淘汰使用有害染料的印染工艺以及其他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重点解决印染行业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能耗和水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荆州印染工业园,支持襄阳樊城、汉川、团风、阳逻等地适度发展印染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印染行业的产能达到20亿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水耗下降20%,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亿元。

(三)大力发展服装和家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1、服装行业

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为目标,以设计为中心,企业和院校合作组建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与设计中心,建立服装面料监测评价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自动裁剪系统、服装设计三维虚拟图形系统、生产吊挂传输系统、立体整烫系统、立体仓储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等先进服装生产加工装备与技术,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培育本土高水平设计人才,提升服装设计开发水平。扩大新型高档品牌服装生产,提高出口比例,争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发展布局:围绕“1+8”城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以武汉为龙头的鄂东服装走廊。将武汉建设成为企业总部和设计、信息、物流、服饰文化发布中心,服装及面辅料市场集散中心。加快汉口北服装大市场建设,努力建成在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服装批发城。

发展目标:力争“十二五” 末期,培育2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品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2、家用纺织品行业

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织造、染整、提花、绣花设备,提高家纺产品的生产水平;构建家用纺织品研发平台,开发生产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高品质配套家纺产品,打造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文化于一体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的完整体系。重点发展毛巾浴巾、床单被罩、沙发巾、餐巾、桌布和窗帘布等产品;积极发展桑蚕丝、柞蚕丝、苎麻等特色家纺产品;结合湖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汉绣、粗布、手工丝织地毯等特色工艺家纺产品开发。

发展目标:通过提高家纺产品比例,逐步使湖北纺织工业由棉纱、坯布等初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向深加工产品转变,将资源性产品优势转变为最终消费品优势。力争“十二五”末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3、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采用高性能纤维和先进非织造复合工艺生产耐高温过滤材料,节水灌溉、储水材料、缓释包装材料等农用纺织材料;高功能篷盖材料和膜结构材料,军、警用防弹材料;渔业用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航空和航天预制件等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加快手术衣、隔离服、口罩、手套等医用纺织材料和制品的开发;推广纺粘、熔喷及其非织造工艺技术。

发展目标:力争“十二五”末,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

(四)培育发展针织、毛纺、丝绸等特色行业

1、针织行业

以提高针织面料档次和针织服装设计能力为重点,鼓励引进和改造现有设备,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针织服装研发能力,促进针织服装品牌化发展,提升针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中高档针织面料的开发及高档整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新型连续式圆筒或平幅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技术、双烧毛、双丝光、免烫整理、纳米整理技术等。加强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等新型原料在针织产品中的应用,重点发展高档绒类面料、弹性面料、功能性面料、高档经编面料及花边等产品,逐渐满足省内高档针织服装生产的需要。二是提高针织服装设计开发能力,着力研发全电脑无缝内衣、保健内衣加工技术,引进先进设计理念,提高服装设计技术含量,重点发展保健型针织品、针织时装、高档针织内衣等产品,逐渐形成针织产品特色。力争到“十二五”末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2、毛纺织行业

围绕服装产业链的需要,以提高面料质量、档次和替代进口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壮大产业规模,增强行业竞争力。一是精梳毛纺企业,加大技术软件方面的投入,培养设计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原料应用多样化、产品功能化和舒适、方便的需求开发产品,逐步由适应市场型转变为引导市场型,紧跟国际市场流行趋势,提升精梳服装面料档次和品质,走品牌发展之路,满足高档西服、职业装的需求。二是粗梳毛纺企业,积极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利用无梭织机替代有梭织机。开发细支轻薄产品,拓宽原料使用范围,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满足时装和高档休闲装需求。三是毛毯制造企业,进一步提高装饰性和功能性。四是发展毛针织制造业,变初加工为精深加工,延伸毛纱产业链。力争到“十二五”末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

3、丝绸行业

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建设英山、罗田、远安、竹溪、南漳等鄂东、鄂西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重点支持英山茧丝绸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示范带动罗田、麻城、远安、夷陵、竹溪、南漳、陨西、陨县等鄂东、鄂西地区拓展桑蚕生产及丝绸深加工规模。力争“十二五”末期,形成2000吨生丝、500万件(套)真丝服装、500万床蚕丝被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产业体系,做大产业规模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围绕大企业主导产品配套,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装备先进、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积极与大企业合作,支持骨干品牌优势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围绕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组成战略联盟,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优势企业重组中小企业,培植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做精做强终端产品

一是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应用,大力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卫生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扩大现有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改造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档次,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应用;二是加快服装产品向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西服、男女时装、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装等七大类产品,逐步实现由成本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工艺、品牌、广告、营销、服务等产业链诸环节的整合与配套发展;三是发挥坯布生产优势,加大特种天然纤维和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使用比例,采用先进无梭织机和染整技术开发高档服装和特宽幅装饰面料,开发高附加值面料产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紧跟国际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尽快攻克新型纤维开发、新型加工技术、纤维回收利用等一批纺织关键技术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联合的新途径,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适合纺织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模式和支持手段,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改造为主要手段,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配套政策为保证,把行业结构调整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植和壮大,培植一批经济增长点;严禁新上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大力实施开放承接工程

产业转移的核心动力是利益驱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形成“企业主动、政府引导、协会协调服务”各方联动的机制。充分发挥湖北纺织行业加工能力强、熟练工人多、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等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纺织大企业、大集团来鄂投资兴业,千方百计壮大纺织经济总量。

承接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地和纺织特色园区的优势,引导同类企业向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集中,把特色园区、产业基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重点依托已经形成特色的纺织、印染、服装工业园区,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完善产业配套,突显园区特色。

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注重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考虑“两个结合”,一是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优势企业、优势产业结合;二是与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结合,在承接转移过程中改造提升本地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四)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

以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品牌创建工作机制,建设和完善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品牌推广中心,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改进质量,创建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支持优势品牌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品牌企业的市场控制力;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走出去”,通过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与境内外品牌的合作,形成形成国际化品牌或全国知名品牌,提高自主品牌经济比重;加大品牌经营力度,不断扩大销售区域和市场覆盖面,搞好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知名度,提升湖北纺织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定期开展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设计师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培育品牌、经营品牌、争创品牌的良好氛围。 

(五)大力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纺织服装工业园,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重点纺织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扩大规模,错位发展,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搭建全方位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人才培训、投资创业、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等六大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设计创意、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

(六)大力实施两化融合工程

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生产制造经营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围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企业信息化上水平。

积极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行业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专业化进销存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棉纺织行业重点推广应用配棉管理信息化以及生产自动检测、管理系统;服装行业积极采用人体数码扫描技术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和装备,实现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同时大力发展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模式;化纤行业重点应用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和各类自动控制装置;印染行业重点应用织物染色印花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技术和有利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

提高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各类企业提供行业规划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市场信息、时尚信息、产品信息,建立和完善行业产品、市场、企业数据库,完善商品统计系统,市场信息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数据库检索分析系统,为宏观调控与决策服务。

(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加快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广和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减排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推进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加大对各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补贴力度,提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鼓励有关企业加快高效、低成本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重点企业和纺织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

(八)大力发展新型纺织纤维

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积极推动棉花、苎麻等大宗天然纤维的品种改良和蚕茧品质提升,建立农业产业化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在不与粮、棉、油争地的前提下开辟新的纤维原料来源。二是发展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加大对竹原纤维、构树纤维、甲壳素纤维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推广木棉等天然木本纤维的种植和应用,大力发展涤纶长短纤仿棉技术,发展多元化聚脂产品,重点发展高强、高模、耐高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高阻燃、高导湿、抗菌防臭等功能性化纤及产业化生产。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纺织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优质棉、麻基地建设,定向定点收购优质棉、麻,以保证产品质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乙二醇、己内酰胺、人纤木浆等原料项目建设,支持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化学纤维开发及产业化;四是引导纺织企业用好棉花进口配额,增强原料保障能力。

六、保障措施

1、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修订和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项目的准入管理,研究完善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纺织行业理性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和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鼓励摸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支持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多种方式与沿海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配套和利益共享。

2、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

建立鼓励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重点支持新型纺织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优先支持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科技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关键技术及其装备领域实现突破;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纺织产业集群区内的检测、品牌、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稳定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3、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金融支持

优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劵等,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继续加大对规模大、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纺织服装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骨干企业建设原料储备基地;探索建设小型商业银行,形成为纺织产业集群内小型及微型企业重点服务的金融服务网络。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制定促进企业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的政策措施,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各类高端人才;建立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的人才供求协调机制,及时沟通各类人才供求信息;依托纺织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积极引导外出熟练劳动力回乡创业和就业;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激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提供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要引导企业落实规划和产业政策,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各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附:1、“十二五”湖北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表

2、湖北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项目

3、“十二五”湖北省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目录

 

 

 

 

 

 

 

 

 

 

 

 

 

附表1:

“十二五”湖北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 标

2010年

(完成)

2015年 

(预测)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现价)

1311.5亿元

3000亿元

18%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现价)

379.3亿元

870亿元

18%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率(规模以上,%)

27%

29%

预期性

出口总额

16.7亿美元

40亿美元

19%

预期性

直接就业人数(规模以上)

40.49万人

50万人

4.6%

预期性

结构调整

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

 70:10:20

 55:15:30

预期性

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

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

40万吨    20%  

70万吨  

30%  

%    —  

预期性

内销产值比重(规模以上)

89%

91%

预期性

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

8户

56户

 

 

销售收入过50亿元产业集群

2个

15个

预期性

技术进步

劳动生产率(规模以上)

9.4万元/人

17万元/人

13%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规模以上)

 0.8

1.5%

预期性

可持续发展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15%

约束性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降低

20%

约束性

纺织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

12%

预期性

 

 

附表2

湖北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项目

 

一、纤维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3项)

1.差别化、多功能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

2.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应用产业化技术

3.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和纤维素纤维环保型加工技术

二、新型纺纱、织造关键技术(3项)

4.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

5.苎麻、亚麻等麻类纤维纺纱专用技术

6.新型机织加工技术

三、印染高新技术(4项)

7.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

8.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

9.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

10.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

四、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2项)

11.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关键技术

12.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

五、节能、环保技术(2项)

13.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

14.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回用技术

六、现代服装制造技术研究(2项)

15.服装企业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16.高档西服制造技术研究

七、纺织信息化技术(2项)

17.纺织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18.面向纺织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附表3

“十二五”湖北省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目录

   一、棉纺织工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新型纤维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利用差别化功能性及多种纤维生产高品质纱线及交织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纱线及织物。

高档色纺纱线、色织产品开发

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及长丝包缠、经弹、纬弹或双向弹力等高档织物开发和生产;色纺针织纱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新型技术装备应用

用清梳联合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及喷气纺纱机、高效精梳机、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1008锭以上)、粗细络联合机等先进设备生产“三无一精”(无卷、无接头、无梭和精梳)产品;建立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方法,提高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能力。

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

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推广高效智能空调系统、变频改造等节电技术应用;采用环保浆料替代聚乙烯醇(PVA)浆料;加快淘汰A512型、A513型系列细纱机、所有“1”字头纺纱织造设备等落后装备。

二、印染行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印染清洁生产工艺

采用冷轧堆前处理、短流程前处理、酶处理、高效水洗等先进设备和工艺进行前处理改造;采用冷轧堆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涂料染色等先进设备和工艺对传统染色改造;采用气流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印花、喷墨喷蜡激光制网等先进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智能化在线监测与控制工艺技术的应用;加快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热风布铗拉幅机等能耗、水耗高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

提高废水回用率

采用印染废水清浊分流、生物滤池、膜处理、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提升产品档次

差别化、功能化高档纺织品印染和后整理加工;采用松式整理、手感整理等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面料质量和功能;Modal纤维、Lyocell纤维、竹纤维、聚乳酸纤维、PTT纤维等新型环保纤维面料的染整加工;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加工。

 

三、化纤行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多功能、差别化纤维

粘胶:高湿模量、阻燃、甲壳素、细旦、异型、导电、抗辐射纤维产业化生产及应用;锦纶:日产100吨及以上锦纶大型聚合装置及功能性切片、差别化长丝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聚酯涤纶:采用改性等新技术,开发生产功能型、环保型差别化纤维,新型多功能复合差别化长丝;采用新型聚合纺丝技术开发新一代复合超细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

粘胶行业浆粕黑液治理技术,废水、废渣、CS2废气治理与回收国产化工程与技术的应用;废聚酯、废丝等回料纺生产技术及应用。

 

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

名 称

实施内容

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其应用

芳纶1313、芳纶1414、芳纶III工艺及装备产业化生产及应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万吨级新型聚酯及纤维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生产及应用;碳纤维千吨级(T—300、T—400、M—40、T—700)工艺及装备产业化生产及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聚苯硫醚、聚对苯基并双噁唑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等特种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光导、活性炭、离子交换、维纶K—Ⅱ类纤维、有机和无机纳米纤维、中空纤维分离膜、医用生物特种材料等高性能纤维和高档复合材料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

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国产化技术与产业化生产及应用;聚乳酸纤维;生物法生产丙二醇、乙二醇、1—4丁二醇多元醇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五、针织行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色纱针织产品开发

采用原棉染色、筒子纱染色等新型工艺技术和设备,生产色纺纱、色织提花等高档针织产品。

新型针织技术装备应用

积极采用细针距大圆机、多功能单面大圆机、各种花色毛圈机、电脑提花双面机、转台式印花机、无缝内衣设备等先进针织设备;连续前处理设备及工艺、平幅冷轧堆染色工艺和设备、松式节能烘干机、小浴比染色机等新型工艺设备的应用;淘汰台车等落后针织设备。

针织新领域

应用经编及相关整理技术,采用碳纤维、高强聚乙烯、芳纶、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为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新材料。

六、产业用纺织品

名 称

实施内容

医用纺织材料

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等非织造“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隔离服、一次性手术用品、洞巾等医疗用纺织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

高级土工布

5米以上宽幅高强土工布的成套加工技术和产业化;高级复合型防水卷材的加工技术和产业化;多层复合土工布加工技术和产业化。

汽车用纺织品

安全气囊、汽车内饰材料等产品开发和应用。

农业用纺织品

节水灌溉、储水材料和缓释包装材料等农用纺织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过滤用纺织品

针刺、水刺、纺粘等非织造和机织高效过滤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成套加工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特殊装饰用纺织品

多功能高级帐篷材料、车用轻量化蓬盖和内饰材料、膜结构材料等特殊装饰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和产业化。

高性能增强
复合材料

采用高性能纤维开发风力发电机叶片、航空和航天器预制件等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造纸毛毯

适应高速设备的多层BOM造纸毛毯加工技术和产业化。

 七、服装、家用纺织品行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服装

服装CAD/CAM、吊挂传输系统、专用机等自动化技术装备应用;服装生产工业工程(IE)开发应用和生产流程优化改造。

家纺

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复合型功能性家纺产品及特色家纺产品开发和生产;宽幅新型无梭织机、先进的电子提花机、高筘密毛巾织机,高效节能宽幅、特宽幅家纺面料印染后整理生产线应用;连续化、高速化和缝制设备自动化。

八、品牌和公共服务建设

名 称

实施内容

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

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家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服装、家纺设计创意中心建设;具有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生产、销售等快速反应体系,物流配送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品牌企业营销渠道和零售终端建设和改造;商企合作开展自主品牌纺织品服装终端网络建设和改造。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重点产业园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信息咨询、质量检测、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以及市场开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预警机制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提档升级改造。

信息化建设 

适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服装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

九、其他行业

名 称

实施内容

丝绸行业

应用自动缫丝机、精梳配套设备、高速并线、倍捻机、新型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生产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及高档丝绸面料;新型丝绸印染和后整理技术的应用。

麻纺织行业

高档麻纱与织物的生产;麻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高档面料生产;生物脱胶、生物化学脱胶等工艺技术的生产及应用;苎麻牵切纺的工艺开发应用。

毛纺织行业

采用特种动物纤维,应用新型纺纱工艺技术生产高档毛织物;采用复合纺、赛络纺、紧密纺等新工艺技术生产新型纱线;短纤维半精纺生产线改造;采用节水型高效洗毛、提脂及洗毛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技术对落后的洗毛工艺设备进行改造。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湖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邮编:430068